這就是志強牧師昨天講道中提到的勞倫斯弟兄:
勞倫斯弟兄(Brother Lawrence,1605年-1691年),本名尼哥拉‧哈曼(Nicholas Herman),生於法國小鎮Lorraine, 從小家庭非常 貧窮,並沒有受教育,卻有虔誠天主教信仰。18歲當兵參與「30年宗教爭戰,不幸戰役中身受重傷,從此有點瘸腿,走路一拐一拐,不能做甚麼,只能做一地方小長官的仕從,甚至此工作也不能勝任,描寫自己"是笨手笨腳,常打破東西",是一個沒有佳容美貌的粗人。
在作仕從慘淡的日子中,一日神藉自然界向他說話── “在深冬,看見樹木乾禿無葉,但想寒冬過時,萬象更新,樹木即長葉開花結果。勞倫斯從中蒙光照,看見神的護理與權能(the providence and power of God)。”在自然界的生生不息,他看見神的信實與大能,並燃起他對神的敬愛。此經歷與看見在他靈魂深處,一生不能泯滅(Which has never since been effaced from his soul)。 從黑暗進入神同在的榮光他在世界的生活,越過越對世界失望,世界的生活越發不能滿足他。
約37歲(或說44歲)時進入「迦密山」修道院,不是作修道士(monk),乃以平信徒身份成為修道院的工人(worker),專責廚房工作。雖自知自己笨手笨腳,又最不喜歡做廚房工作,但仍順服欣然接受,想是神的方法訓練他變得較靈巧;並想以此苦差事作為個人罪惡的懺悔彌補。勞倫斯以此想法心情,在廚房裏工作了四年,面對廚房的骯髒、刻板、千篇一律的工作,十分難受,而且靈裏光景充滿自責與痛苦。在痛苦中,神使他反省,看見自己太以自我、自己為中心,心中都是充滿自責、自慮、自愁與自苦。被神光照,他要跳出「自我」,而以神為中心,以神為一切。
所作一切只為愛神而作,一心為神而作,不再想自己的問題,只努力專心愛神。想自己一無是處、一無所有、也沒有甚麼美德、恩賜或能力,但至少他有「一顆心」,他可以毫無保留的完全獻給神;至少他一生至死可專心努力做一件事:就是愛神。結果,他的整個生命、生活與工作因此完全改變,滿有喜樂與能力。他的每一個工作、每一個動作,甚至撿一條草,心中充滿愛,為愛神而作(He could take up a straw from the ground for the love of God)。
正因他瘸腿軟弱與做事笨拙,他更事事求問主,不斷向主仰望,加添他恩典能力,因此他工作越煩重,他靈裏越發仰望主,越仰望主,越經歷主同在的喜樂與平安。每時刻操練神的同在,享受神的同在,成為他生命自然的一部份,如呼吸般自然,進入一種habitual sense of the presence of God。他一邊洗鍋子洗盤子,一邊讚美主( Praising God in washing pots & plates)。他在路上一邊走,一邊問主耶穌:〝今天我們要往那裏去撿柴呢?〞每時刻保持與主同行共話,真是枝子結在葡萄樹上,每時刻靈裏與主連結,不斷領受主生命豐盛(汁漿)的澆權,滿結聖靈果子,反照主榮光,廚房變成他的小天堂。
在這所巴黎修道院﹐被尼哥拉服侍過的百多位牧師和教士早已被世人遺忘了。但這位卑微的廚子卻名留青史。世紀各地都以感激的心態來記念這位另別名“勞倫斯弟兄”的信徒。許多人認為從勞倫斯弟兄的生平、經歷和教訓所學到的是接受基督﹐悔改重生後一生最大的發現。這個發現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: 「與神同在」。
勞倫斯弟兄沒有著書。他的十六封信和四次談話在去世後被集合出版。清教徒和天主教徒一致承認他的言行和指示是基督徒的珍貴遺產。循道會創辦人約翰衛斯理甚至把它列入他為信徒出版的基督徒文集。其言論、信件被編輯成《勞倫斯屬靈格言》(1691)和《與神同在》(1693)等屬靈名著。他強調要達到與神同在,總要用心與愛,過於用悟性。
以下是由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 (與神同在的操練)書中歸納出勞倫斯操練神同在的一些方法與經驗:
1. 愛神:只有愛才能摸到神,愛神是「最短的路」(shortest way),使你進入神的同在(可參詩42:1-2,約14:21-23)。為愛神而作每一件事,成為你對神愛的祭物,獻悅於主。為愛神的緣故,拒絕一切不是出於神的,活在世上如同只有主與我。(I renounced, for the love of Him, everything that was not He, and I began to live as if there was none but He and I in the World.) 愛神,將心歸主,將心獻主,願心靈倒空,讓主自己充滿。定意將我的一切給那擁有一切的神(Resolve to give the All for the all)。
2. 謙卑:常深切知罪認罪,看見一己是蒙恩「罪人」,何等不配,唯仰望耶穌基督寶血的赦免(to expect the pardon of our sins from the blood of Jesus Christ),以一顆謙卑痛悔的心,仰望主十架的榮光,神的同在(參賽57:15),面對每天工作,事事求主幫助,否則必一事無成。若主不幫助,單靠自已,失敗跌倒乃正常自然之事。特別能經歷主同在的真實與甘甜,是神所賜極大的恩典,人一無可誇,唯多向主祈求仰望,賜下恩光。
3. 忠心:忠心持守每時刻對主的仰望、思念、注視與禱告。與神立約,堅守此決定。若發現自己忘記仰望神、思想神,即向主認罪。人是何等屬肉體,何等敗壞,常忘記神。心思再次歸回主身上,藉不斷與主交談,感受主的同在。用靈裏的眼睛,不斷注視(gaze)主。一整天小心注意,將心意定睛在主身上,主是與我同在,更在我裏面,我豈能將主冷落一旁?試想一朋友造訪你,尚且不能把他冷落,何況是恩主呢?操練外在的工作(exterior work)與內在的注視(interior gaze)同時並進。並開始時並不容易,但不要氣餒,只要努力忠心不斷操練,必能經歷生活就是禱告的「禱告」生活 (a prayful life)!或動或靜,時刻都能仰望神,活在主的面前(To adhere to God by action in time of action as by prayer in the season of prayer)。
<資料來源 >
認識勞倫斯弟兄:廚房聖徒
http://blog.yam.com/godsky/article/8047292
得勝報:卑微的廚子: 無價的智慧 方柱中譯
http://www.godblesschina2008.org/bencandy.php?fid=44&id=1304
維基百科: 勞倫斯弟兄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劳伦斯弟兄
與神同在:與勞倫斯弟兄的四次談話紀錄 (共七頁,非常值得一看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